2023年3月 ,浙江美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召开了2023年美晶新产品鉴定会 。由美晶新材料自主研发的 “ 32吋半导体级合成石英坩埚”成功通过会议鉴定。
本次新产品鉴定会由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组织召开,来自浙江大学、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中国计量大学 、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有研半导体硅材料股份公司等单位的教授和专家出席,美晶新材料总经理周勇、副总经理李洪操、研发代表陶飞参加会议。
图 | 新产品鉴定会成员合影
1、全球半导体级石英坩埚需求爆增
2019-2022年来,全球硅片市场销售额稳步增长,上年度销售额更是突破了6000亿美金,因此作为配套产业的石英坩埚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都十分乐观。其中半导体行业作为最高端的需求领域,占据了全球石英及石英制品下游企业利润的大头,占比甚至超过了60%。因此,满足国内外半导体产业发展需求,制备出高品质的半
图 | 2018年-2022年全球硅片销售额
近年来,为了推动我国单晶硅材料及配套行业的发展,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行业政策及措施支持产业发展。在《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培育“415X”产业集群》等文件中指出应加快蓄积产业发展优势,培养企业特点。
国内高品质硅片的需求量和销售额高速发展,与之对应的高端半导体级单晶石英坩埚必将受到青睐。我司根据国内外石英砂、石英坩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不断优化升级太阳能级和半导体级单晶石英坩埚的制备技术和产品品质,致力于打造技术领先、产品领先的国际化石英坩埚制造企业。
2、“质造”与“智造”是应对纷繁局势的不二法门
由于集成电路产业所需硅片品质要求较高,因此,对于配套使用的坩埚质量要求也极高,即使是天然的高纯石英砂制备出来的石英坩埚,也存在杂质含量超标、成型难度大、微气泡易产生堆积等问题进而客户使用时,易产生拉晶异常、析晶、液面振动等现象,所以一般半导体产业尤其是集成电路产业所需的高品质坩埚一般采用合成砂制备,目前客户主要为配合国内12寸晶圆的生产,所需配套的坩埚有也是32吋合成石英坩埚为主,以往该类产品主要依赖于进口,价格高昂并且供货紧张,严重地影响了我国晶圆的制作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半导体产业链,尤其是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
美晶32吋合成石英坩埚及其制备技术,不仅能满足大尺寸硅片对尺寸的生产要求,还能有效节省单次拉晶的生产时间。项目研制期间,我司先后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逐步实现了从最初18吋到目前32吋的技术跨越。同时结合我司产品自有检测标准中加入了微气泡检测指标,进一步提升了产品品质,目前经过客户使用反馈,我司实验室测试表现和量产效果均远超国内同行产品,达到国外产品同等水平,同时帮助客户极大地降低了拉晶成本,获得了国内外客户的一致好评,进一步提升了我司行业知名度和市场口碑。
3、多维度创新 新产品获鉴定
鉴定会上,美晶新材料研发代表陶飞对此次申请鉴定的新产品技术特点、创新亮点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鉴定委员会专家在听取相关项目汇报后,审查了相关技术资料,察看了石英坩埚生产线及新产品成品,并就相关细节进行了详细的质询和交流,同时对新产品研发及申报材料的完善提出指导性意见。经会议质询、答辩、讨论,最终形成鉴定意见。
【经综合评审,鉴定委员会专家组一致认为:此次申请鉴定的“32吋半导体级合成石英坩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其综合性能指标达到同类产品的国内领先水平。】
鉴定评审专家在会上表示,“美晶新产品展现出美晶新材料多元的创新开发手段,在生产过程中去除白点和氧化物、减少微气泡含量、增加耐热性、提高坩埚内表面纯度等不同维度进行创新,这将进一步保持美晶新材料在行业中发展的优势”。
4、争做行业技术领跑者
美晶新材料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较为年轻的企业,在短短几年时间就实现了领跑同行的骄人业绩。引人才、借“外脑”,矢志不渝搞研发,厚植创新生态、汇聚强劲动能,创新活力的迸发带来了美晶发展加速度。
石英坩埚作为美晶现阶段的核心业务,经过这些年的行业积淀,公司在高品质、大尺寸石英坩埚制造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我司以实现技术和规模双领先为目标,持续投入研发,推动工艺技术创新提升。在半导体领域,已实现半导体坩埚国产化替代,国内市占率领先;在光伏领域,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强化精益生产,极力打造高效率规模化生产能力。我司通过五年的持续耕耘,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在半导体和光伏产业领域高端客户群中建立了良好的品牌知名度。